南宫28官网- 南宫28官方网站- APP下载来自田野的“直播”

2025-10-10

  南宫28官网,南宫28官方网站,南宫28APP下载金秋时节,三秦大地一片丰收图景。喜悦背后,如何做好产销衔接,不负农民耕耘劳作?我们看到,我省各地创新销售模式,通过一场场来自田野的直播,展示产品特色、分享农耕文化、推介农家美食,不仅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还让田野生长出产业融合、人才汇聚、共同富裕的新希望。今日,我们推出《来自田野的“直播”》整版报道,带大家走进三秦大地的田间地头,感受丰产又增收的喜人场面。

  “家人们,这是我们临潼的板栗红薯,软糯香甜、干瓤无丝,蒸煮烤都特别香……”9月28日,在西安市临潼区任留街道南屯村,西安正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詹莹珠拿着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红薯,对着手机屏幕热情地推介着。

  “我们每天出单量在3000单至1万单之间。从7月初开始到现在销售了50万公斤左右。”詹莹珠说,“今天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共卖出1000多单临潼板栗红薯。”

  红薯是临潼区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区种植面积近万亩,无论是种植规模、栽培管理水平还是产品品质,在周边地区都享有盛誉。然而,这一产业曾一度面临“销售难”的困境。

  “2013年,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2020年接触网购,萌发了创业的念头。临潼不只有兵马俑,还有板栗红薯、火晶柿子等优质农产品。我想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家乡的好产品。”詹莹珠说。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品控把关、物流协调到直播间运营,詹莹珠都遇到过挑战。

  “我们坚持产地直发,确保大家收到的每一个红薯都是新鲜的。”詹莹珠说,她不只是卖货,更想擦亮临潼农产品招牌,让消费者吃得安心,让乡亲们口袋更鼓。

  如今,詹莹珠团队已与多个本地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带动了一批农户增收。她的故事是无数返乡创业青年的缩影,也是临潼区推动“村播”建设、以数字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为带动全区妇女特别是乡村女性利用新媒体平台创业创新、增收致富,助力全区农产品上行及特色文化传播,9月18日,临潼区成立了村播妇女联合会。“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等,帮助更多妇女创业创新,实现自我价值。”临潼区妇女联合会主席席涛说。

  近年来,临潼区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等方式探索电商助农新路径,围绕“短视频+直播”等主题,邀请专家及农技人员对村民进行专业授课和现场教学,大力培养技能人才,让农特产品插上“云翅膀”走出乡村。截至目前,临潼区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700余人。

  9月23日,在陇县东风镇上凉泉村辣椒种植基地,兰瑞对着直播设备讲解陇县辣椒(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郑鹏摄

  “我们村的辣椒色泽鲜亮,口感细腻,辣味适中,欢迎大家购买品尝!”9月28日,在陇县东风镇上凉泉村辣椒种植基地,“新农人”兰瑞架起直播设备,一边采摘辣椒,一边介绍辣椒的生长环境、特色优势和营养价值。开播一会儿,她就接到了不少订单。

  储藏室内,几名群众正在麻利地装袋、封口、贴单、打包,转眼间一箱箱新鲜辣椒就被装车发往全国各地。“之前我们坐等客商上门收购,价格低不说,有时候卖不出去,辣椒只能烂在地里。现在有了直播带货,价格高了,销路也宽了。”村民葛芳芳说。

  据了解,上凉泉村是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无公害辣椒生产基地,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群众”的模式大力发展辣椒种植业,带动90户群众种植辣椒300多亩,年产辣椒780多吨。

  有了产量还要有销路。为了让辣椒给群众带来真金白银,上凉泉村聘请县里能力强、素质高、作风好的“新农人”担任直播助农员,深入田间地头用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网上直销,帮助农民增收。

  “从一个多月的销售情况看,效果很明显,我最多的一天卖出了300公斤。目前,线万元。”兰瑞说。

  兰瑞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2021年,她发现家乡陇县的优质农产品滞销、城市难寻绿色农产品,便返乡投身电商行业。参加电商培训后,她注册了“秦泉臻品”品牌,联合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并统一包装。此外,她还建立直播基地,培养20余名本土主播,2024年销售额突破90万元。

  今年,上凉泉村通过线上直播销售线公斤。“现在,村上年轻人从田间走进了直播间,手机变成了‘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了‘新农活’,销售不再是难题。”村党支部书记王小春说。

  “直播带货”不仅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据了解,今年以来,陇县通过直播销售辣椒、油桃、蒜苗等农产品,实现销售额361万元。“借助互联网力量,我们助力农产品坐上‘云端快车’,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蹚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子。”陇县供销联社负责人马录平说。

  9月23日,富县2025年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夏蓓蓓摄

  9月28日,富县鄜鹿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农特产品直播带货平台”直播间里,负责人李高峰对着镜头向网友介绍富县苹果。直播间货架上,小杂粮、凉粉干、蜂蜜等富县本地特产整齐陈列。李高峰说,这些产品均来自本地。其中,富县苹果凭借优良品质,长期占据直播间销量榜首。

  “我们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链路。”李高峰表示,农户负责种植,合作社负责收购,公司负责开拓市场和销售渠道。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该企业先后参与电商培训、展会展销,搭建抖音、快手直播矩阵,营业额不断攀升。

  同时,在田间地头,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野直播也在进行。农民肖兵锋拿着手机穿梭在田埂间,与主播默契互动,他说:“今年,我家的玉米亩产比去年有所增加,借助直播平台,大米也卖上了好价钱。”

  如今,“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的营销模式,正成为富县农产品走出乡村的重要途径。而“鄜媒甄选”平台的上线,为田野直播搭建了长效销售渠道。该平台依托富县融媒体中心资源,整合了全县各乡镇合作社、农户的农副产品。李高峰第一时间入驻平台,将公司的所有农产品在这个平台上销售。“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我们公司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宣传推广富县农产品的同时,增加销售额。”

  直播活动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围观,有的拿出手机拍摄田间直播场景,有的向主播咨询农产品特点。游客史俊杰吃着富县苹果,兴致勃勃地扫码进入“鄜媒甄选”平台选购:“在田间看着直播买农产品,既能看到产品源头,又能直接下单,特别放心。我已经把平台分享给朋友,以后想吃富县特产,就直接在上面买。”

  田野直播让优质农产品“出圈”,“鄜媒甄选”平台则打通了产销环节。“平台将持续拓展产品品类、优化服务体系,推动更多本地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为富县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动能,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富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杨淑瑞说。

  “这里空气清新、阳光充沛,孕育出了优质的板栗。大家看,这些板栗生长在大山里,纯绿色无污染,个个圆润饱满、品质上乘。”9月28日,在镇安县茅坪回族镇五星村村民田祥林的板栗园,该镇抖音博主骆维星对着镜头向粉丝介绍镇安板栗的特点。

  骆维星是茅坪回族镇五福村人,2017年,回到家乡投身电商行业。8年来,他通过电商平台和短视频直播,将镇安的黑木耳、板栗、金银花、五味子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

  在镇安,板栗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连日来,镇安县62万亩板栗喜获丰收,一个个“小刺球”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惹人喜爱。

  “我们这里的村民大多居住在七沟八梁上,生产的农产品很难销售出去。我不能看着乡亲们的心血白费。”骆维星说。近几天,阴雨不断,为了让乡亲们的板栗尽快销售出去,他带上摄影师,到全县盛产板栗的村(社区)直播带货。

  9月29日,天刚放晴,笔者走进镇安县云盖寺镇金钟村郁郁葱葱的板栗林,只见板栗树下,几名村民正握着长竹竿,不停地敲打树上的板栗,其他人则迅速地将掉落在地上的板栗捡到背篓里。

  “我家种了20多亩板栗,按目前6元1公斤的收购价,能卖五六万元。前段时间,我趁天晴打了一大半板栗,正愁没销路时,骆维星来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帮我在网上销售了3000多公斤。”金钟村村民黄国翠说。

  “我不仅在茅坪回族镇帮助乡亲们销售农产品,全县哪里有农产品需要销售,我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这段时间,我们主推镇安大板栗,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销量还不错。”骆维星说,他的团队已销售板栗4万多公斤。

  目前,在镇安县像骆维星一样的电商从业人员有1000多人,今年1月至9月已销售农产品1.46亿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2-2025 南宫28官网- NG南宫下载链接- 南宫28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